由廣東銀納增材制造技術有限公司和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共同完成的“環保型數字化3D打印管控系統及設備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項目通過科學技術評價,近日榮獲“科技成果登記證書”。
此次科技成果評價是由第三方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佛山市知而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依據《專利價值度評估規范》的有關規定,按照相關規定和要求,秉承客觀、公正、獨立的原則,聘請同行專家對本項科技成果進行評價并出具結論。
該評價委員會由廣東省機械研究所阮毅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鄭振興教授,廣東省質量監督機械檢驗站余寧高級工程師,廣東中科半導體微納制造技術研究院李文博高級工程師,庫卡機器人(廣東)有限公司鄭世保工程師組成。
研究背景
廣東微納難熔金屬粉末 3D 打印工程技術開發中心(Guangd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 of micro-nano refractory metal powder 3D printing engineering)于2021 年開始建設,以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銀納科技有限公司、廣東銀納增材制造技術有限公司為合作單位。以佛山職業技術學院為技術支撐,針對增材制造技術中成型材料的成型性能大多不太理想,成型件的物理性能不能滿足功能性、半功能性零件需求的核心問題,通過建設工程中心,開展校企聯合的工藝應用與技術開發工作。
以新材料的制備與工藝測試為載體,配套市場增材制造技術專屬金屬粉體材料供給,成立高熔點納米粉末制備與測試校企協同平臺,搭建專業的測試與檢驗協同創新合作實驗室,建立廣東微納難熔金屬粉末3D打印工程技術開發中心 ,并且該項課題目前已經進入結題階段。
研究介紹
本項目通過對數字化、智能環保3D打印管控系統及設備制造關鍵技術進行研究,研發出能夠時刻監測3D打印設備狀態并對其進行管控,同時能對3D打印過程中形成的有害氣體進行檢測與預警的系統,為廣大客戶提供更高品質的3D打印體驗;對系統中的后處理設備的廢氣凈化功能進行研發,解決打磨、拋光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及噴漆形成的微粒對空氣的污染問題。突破現有打磨及噴漆分開操作的技術局限,實現一體化作業,無需頻繁切換操作環境,大幅提高加工效率。
評價委員會審閱了銀納增材提供的評價材料,觀看了項目成果視頻演示,經質詢和討論,一致認為“環保型數字化3D打印管控系統及設備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科技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榮獲此次“科技成果登記證書”,代表了廣東銀納向國內市場又邁出了一大步。未來,廣東銀納將繼續擴大科技研發投入,創新應用場景,釋放創新活力,并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卓越匠心,精準培養。廣東銀納是一家專門提供教育整體解決方案的廠家,自成立以來一直與學校圍繞產、學、研、賽、訓、考六大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具體成果如下:
產教融合:按照“根植產業、服務產業、引領產業”的理念,以佛山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學院為根基,長期深度合作建設協同創新中心,搭建產業學院;培養全國技術能手 1 人,廣東省技術能手 1 人,佛山市技術能手 5 人,區技術能手 3 人;獲得廣東省職業院校大賽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 1 項。
學科建設:開展與搭建了“增材制造+”的實效人才培養體系,圍繞卓越匠心、精準培養,與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合作,校企合力,打造與之配套的“增材制造+”教育資源,承擔機械設計與制造國家教學資源庫《逆向工程與 3D 打印技術》、《3D打印企業案例》、《1+X 證書模塊》子項目建設并結題;編寫出版增材制造專業教材 13 本,其中 2 本獲評十三五國家規劃教材,1 本獲評機械工業出版社職業教育創新教材。
研究應用:以佛山職業技術學院為技術支撐,由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銀納科技有限公司、廣東銀納增材制造技術有限公司組成合作單位,建設廣東微納難熔金屬粉末 3D 打印工程技術開發中心,開展校企聯合的工藝應用與技術開發工作。
賽事支持:
·“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精密制造(五軸數控聯動加工技術)技能競賽
·廣東省2022年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
·2022年順德區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工業產品創新設計與增材制造(3D打印)技能競賽
·衢州市中等職業學校職業能力大賽(教師技能類)
·佛山市“青年匠才”職業技能大賽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佛山市選拔賽原型制作項目
訓練裝備:3D經緯教育裝備系列、VDA 3D打印軟件、遠鑄FUNMAT HT、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佛山職業技術學院蠟模實訓室建設、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快速原型制作訓練中心、東營職業學院實訓室建設。
考核認證:1+X增材制造設備操作與維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廣東銀納一直深耕職教市場,精心做好人才培養工作,致力于推進產教融合。未來,廣東銀納期望能與更多學校進行深入合作,共繪職教美好藍圖!